把准智能制造脉门 助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来源: 未知

2018-09-01 10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引发了制造业发展理念,制造模式重大变革,全制造业发生了重大变化。面临着新技术改革和产业变革的挑战,发达国纷纷把振兴制造业作为重大的国策。 自能化制造是我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为什么要把它作为一个主攻方向?因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自能化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就给我国制造业追赶处于发展前列的美、德、日本制造业提供了机会。如果抓住机会,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结合起来,就会大幅提升我国制造的水平。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自能制造被高调提及:把发展自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自动化制造示范区、制造业创新建设,深入实施工业强基、重大装备专项工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我国制造向前迈进。
包括我国制造2025、十三五”计划等文件中都明确提出两步战略:将传统制造变成数字化,到2025年把这个重点行业初步实现整个自动化转型。
第十四届我国制造业论坛于9月27-29日在天津梅江会展召开。我国兵器****院长王玉林出席致辞,他表示,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引发了制造业发展理念,制造模式重大变革,全制造业发生了重大变化。
自动化制造的发展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两个轮子双轮驱动,技术创新就是要在制造数字化和人工自能化响应,管理创新就是要解决与自动化制造匹配全价值链问题,打通科研、生产,其基础就是精益管理。 在政策已经重点扶持并频出利好的情况下,对于制造企业来说,推进自动化制造的驱动力是什么?针对制造业的发展,如何把准脉门,如何精准发力?
目前很多人讨论自能制造行业,都会提及人工自能,但其实人工自能在这个领域的应用还为时尚早。现在一些企业,进行小批量的生产,所谓的‘自能制造’,无非是利用一些软件,把衣服的尺寸输入机器设备,制造出不同的东西,并没有达到那么高概念。现在这个阶段,远远没到人工自能的发展阶段。
我们知道我国有很多产品讲究精雕细刻,这些产品在小规模生产的时候质量能够保证,但是一遇到大量生产,质量就出现了问题,所以大家认为我国制造是中低端制造。 近几年很多制造业企业的成长周期比较长,有的时候寻找机会点的运气很关键。过去,在制造业的投资当中,很容易出现一个情况:一个热潮上来,大家都扎堆做。这股风潮产能过剩之后马上造成大量产能过剩或者难以转型为生产线,马上从高潮到低谷。
我国自能制造在我国制造2025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现在无论在长三角、珠三角,为了解决劳动力成本上升,提高质量,应对一些环境问题,招工难等等问题,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制造——也就是“机器换人”正在成为趋势。不仅是沿海地区,我们看到了中部地区的企业也广泛的重视这一趋势,这将会对我国制造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